考研主流专硕还是学硕(考研是学硕还是专硕)

2024-05-06 05:00:17

考研是学硕还是专硕:专硕。

一般考研考的是专硕,学硕是主要培养学术研究型人才,侧重于理论研究。专硕培养综合能力,具有实践意义。

专硕和学硕区别

1、培养目标不同

学术型学位硕士研究生主要是培养学术研究人才,因此更侧重于理论研究,更讲究硕博连读。

专业学位是培养在某一专业(或职业)领域具有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一般来说选择专硕就是冲着实践去的。

2、培养方式不同

学术学位的课程设置侧重于加强基础理论的学习,重点培养学生从事科学研究创新工作的能力和素质,学制基本上都是三年。

专业学位课程设置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研究实践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要求有为期至少半年(应届本科毕业生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年)的实践环节。而专业硕士的学制基本上都是两年,第一年会非常忙,因为基本上第一年要把所有该修的学分全部修完,学业会比较繁重。第二年开始实习、找工作、写论文毕业。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讲,它短平快的,实践快,效率比较高。

3、学习费用不同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收费标准为8000元/学年,不同专业有所不同。专业硕士学费按照不同专业类别差别较大。例如,MBA 的学费要十几甚至几十万元,而工程硕士的学费一般为3-4万元。

4 读博方式不同

学术型硕士可以通过自己的导师直接读博,不用参加全国统考,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直博或者硕博连读。专业型硕士一般不能硕博连读或直博,硕士毕业后进行考博,具体情况还需咨询招生单位。

近几年来研究生虽然在不断扩招,但小伙伴们会发现,扩招的大多都是专硕,而学硕不仅没有扩招,相反有的还被缩减了招生名额。“专业硕士的招生培养规模正稳步增长,预计到2025年将扩大到总规模的三分之二左右”,专硕俨然成为未来考研主流。那么,学硕「缩招甚至停招」,专硕「开始做大做强」,这将带来哪些影响,如何评价?接下来我们就来具体了解一下吧。

一、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学硕和专硕是什么?

学硕,即学术型硕士,以培养教学和科研人才为主,授予学位的类型主要是学硕学位。职业目标为大学教师和科研机构研究人员,侧重理论教育。学生毕业后可获取学历、学位双证,社会认可度比较高。

专硕,即专业型硕士,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具有职业背景的学位,并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

我们常说读研读研,其实研究生也有两种类型,一个学术型硕士,存在的时间长,也是一开始的硕士形态,另一种则是后出现的专业型硕士,专硕是为了弥补学硕而存在的硕士类型,但经过近几年的发展,专硕反而做大做强。

学硕针对的是已经掌握本学科坚实基础理论和体系专业知识的,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和管理能力的人才。专硕指的是具有比较强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职业素养良好的应用型人才。所以,两者培养的方式是很不一样的。

很多学生会说,既然这两者的培养方式不一样,那就按照自己想要发展去选择不就好了。但现实是,学硕无论是在高校招聘中还是在一些大单位大企业里,相比专硕都是更受认可的。于是很多学生更适合专硕,但还是会选学硕。

二、近年来,学硕「缩招甚至停招」,专硕「开始做大做强」,这将带来哪些影响,如何评价?

作为硕士研究生教育的两种不同类型,学硕和专硕各有其特点和培养目标。但事实上,长期以来,对于专硕的培养模式、培养目标一直存在争议。甚至有观点认为,专硕是低配版、短学制的学硕。

1、增强职业竞争与就业市场

随着专业硕士数量的增加,相对于学术硕士的竞争可能会加剧。学术硕士通常更注重学术研究和学术理论的深度,而专业硕士更注重职业技能和实践应用的广度。随着专业硕士毕业生的增多,就业市场可能会面临更多来自专业硕士毕业生的竞争。对于毕业生来说,选择适合自己兴趣和职业发展的硕士类型将变得更加重要。

2、适应市场需求

随着专业硕士数量的增多,教育质量的监管和保障将变得更为重要。确保专业硕士课程的质量和教学水平,以满足社会的实际需求和就业市场的要求,是一个重要挑战。同时,专业硕士的多样化可能导致一些专业的供需失衡,一些领域可能出现供过于求的现象,而另一些领域可能出现人才短缺。因此,对于教育部门和社会来说,需要更好地把握专业硕士的培养方向和数量,以保障教育质量和满足社会需求。

3、学术研究与应用创新

学术硕士的减少可能会导致某些领域学术研究的减少,因为学术硕士通常更关注学术研究和理论探索。而专业硕士的增多可能会促进应用型创新,因为专业硕士更注重实践应用和职业技能培养。然而,学术研究和应用创新并不是相互排斥的,而是相辅相成的。对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来说,既需要学术研究推动知识的深入,又需要应用创新将知识转化为实际产出。因此,学术硕士与专业硕士之间的平衡与结合将是未来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

4、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随着专业硕士数量的增加,一些新兴领域和行业可能会得到更多的专业技能人才支持,从而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例如,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领域的发展可能会受益于专业硕士的增加,因为这些领域对于实际技术应用和创新能力的要求较高。

5、促进专业化培养与跨学科融合

专业硕士的增多可能会进一步推动教育机构在专业化培养方面的发展,更加关注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实践能力培养。然而,也需要注意在专业化培养的同时,保持对跨学科融合的重视。在一些复杂的问题和挑战面前,需要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思维交叉,才能寻找出更全面和创新的解决方案。

6、重新调整教育投入与资源配置

专业硕士的增加可能会引发对教育投入和资源配置的调整。教育部门可能需要增加对专业硕士课程的投入,包括教师培训、实践教学设施建设等,以保障教育质量。同时,也需要考虑学术硕士和专业硕士之间资源的均衡分配,确保不同类型的硕士教育都能得到适当的支持和发展机会。

三、如何评价这一现象?

缩招学硕,其实也是在倒逼学生去认真做科研,为什么这么说呢?实际上,不仅是考研缩招学硕,保研同样如此,越来越多的学校将学硕名额改成硕博/直博名额,不断放大考研、保研学生的选择机会成本,筛选出对学术更有意愿的学生去投身科研。另一方面,学硕人数少了,给导师打下手干活的人也就少了,总工作量不怎么变,人均要干的活自然就提上来了,积极地看,能更多参与到科研中,打好基本功;消极地看,这是继续增加个人的沉没成本,从而在未来考虑是否中途跑路时更加谨慎斟酌,降低跑路概率。

随着部分高校部分专业专硕学制的延长,两年变三年,跟学硕的差距在缩小之外,专硕的学费并没有下降啊,学硕缩招专硕扩招,学校的经费不就上来了嘛。学硕说的是学术研究型,但除了理工科的要整天泡实验室,跟研究沾点边之外,大部份学硕不还是以找工作为主嘛。不过,咱们怎么评价什么看法并不重要,并不会影响国家的教育决策。

以上就是关于学硕「缩招甚至停招」,专硕「开始做大做强」将带来的一些影响和评价了,总之,对有意向考研的大学生,一是明确目标,找准定位,做好职业规划,不要随大流、追热门,更不要把专业学位看成“放水”的选择;二是要对读研有正确认识,研究生不是听课修学分就学好的,而是以自学为主,目标是提升研究能力;三是在本科阶段就要有意识去参加老师的课题研究,发现自己的兴趣和方向。毕业生也需要根据自身兴趣和职业规划,选择适合自己的硕士类型,以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中脱颖而出。

TAGS: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