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经验(中国人民大学政治经济学考研经验分享)

2024-03-18 18:06:26

一、?个人情况介绍

我本科是某东北985管理类专业,大学学过微经宏经,所以在备考前有一点经济学基础。数学基础从小到大都很一般,英语相对算是比较擅长。

一战报考人大经济学院企业经济学,总成绩351;政治63;英语80;数学102;经济学106.二战报考人大社会与人口学院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总成绩437;政治80(选择题46-49);英语76(客观扣13.5,阅读错了4个,七选五错了2个,完型错了3个,翻译加作文扣11分);数学141(错了一个填空,应该是最后一个大题扣步骤分4分);经济学140.基于一战的分数,是数学导致我惨败,所以我二战最大的心血都倾注到了数学上;第二年我没有再忽视政治,因为人大成绩单上70+的一大把,所以我需要把政治提升10分左右;英语因为不指望它提分了,所以对待英语比较敷衍;专业课是除数学外最能拉开差距的科目,所以它仍然占据大部分复习时间。

从以上也可以看出,我对各个科目的复习完全是基于自己在一战中的表现,有很强的个人性。所以这个经验贴也是作为一个参考,大家一定要根据自己各科的优劣势指定计划。(但是成败永远在于数学和专业课,逃不脱它俩的)

我的大致复习时间是:一战失败后,先是从4月中旬开始买资料准备二战,直到6月下旬回学校处理完所有的毕业事宜。这期间因为要写毕业论文,所以不能专注复习,就是把数学复习全书学了一遍;政治跟着腿姐节奏听课、看书;英语每天背200个单词;这时候还没想好报哪个学校,所以专业课没有进行。再是毕业回家以后从7月到12月,确定继续考人大,就开始全力备考。

二、?选择学校和专业

一战时是从大三寒假确定要考经济学,并且要去北京,且当年人大国民经济学招生很多,就确定要考人大。在9月份填报专业的时候,考虑到国民大佬太多,擦线进的话大概率陪跑,最后改成了企业经济学。二战再选择报哪个学校和专业就比第一年纠结很多,在央财和人大间纠结了很久,最终还是坚持报考人大,足够的向往才能给自己足够的勇气和定力。

选专业的时候,我主要是求稳,考虑的因素主要是专业课给分情况、各年分数线、是否有大小年。第一,专业课给分不能太严格,这样万一我考不上连调剂的机会也没有。在这方面,经院、应经学院和财金学院比较严格,而社人和环境学院比较友好。第二,学院分数线是比较稳定还是大小年明显,一年高一年低?但21年各学院分数都水涨船高,以往分数线稳定的学院也开始大小年,打破了以往的规律。都说选择大于努力,但多轮博弈已经让报考越来越趋于完全竞争,能让自己站稳脚跟的还是实力。

三、?数学备考

二战中整个数学学习思路是:搞清楚每一章的基础概念、易混知识点;每个知识点对应的考法题型;每个题型对应的全部解法,总结出自己最顺手的方法。以上这些要完全地、系统地记录在笔记本上,可以通过视频课、习题册帮助自己整理这些知识点、题型、解法,先建立起整个数学系统,之后不断地翻看笔记、补充易错点和小技巧。(这个方法感觉对我这种无数学天赋者很有用)

(一)?使用资料

李正元复习全书、汤家凤1800题、数一和数三真题、模拟卷:合工大超越五套卷、方浩终极预测四套卷、李林六套卷和四套卷、李永乐六套卷、汤家凤八套卷、张宇四套卷、余丙森森哥五套卷、自己总结的笔记本。

(二) 时间规划

(1)4月中旬-6月下旬:

任务:掌握每章知识点和易混概念;了解对应题型,培养题感,从一开始就要求自己会做的题要做对;

过程:将李正元复习全书完整地做一遍,同时看汤家凤视频课(这时候只看了汤的高数部分,线代和概率论没有看课),每做完一章做对应的汤家凤题典1800(也可以全书和习题册不同步做,比如看第二章的全书做第一章的习题册,来交叉记忆);

一战教训:我一战数学一轮直接做的李永乐复习全书,没有听课。虽然大学高数和概率论90+,但是直接自己看书做题还是有点吃力。如果有同感的话,建议配合视频课,更容易理解知识点。高数汤神讲的很不错,尤其中值定理部分;线代我一直听的是李永乐,讲得很详细;概率论第一年一直没找到喜欢的老师,后来看了方浩的课,相见恨晚!他的卷积公式真的绝!我觉得数学这个老师搭配非常绝,当然大家选择自己喜欢的老师风格就好。

用书问题上,李永乐和李正元复习全书都很好,但李永乐里面真题比较多,我怕影响自己做真题套卷,所以二战用的李正元,感觉李正元更难一点,高数部分很优秀。习题册汤家凤1800题真的很多很多

,后来就一个题型挑一两道题做做。听说是李林880也不错。

这部分比较枯燥,因为每个题型都会对应很多题要做,但也是打好基础必不可少的步骤。

(2)7月初-8月底

任务:完成总结笔记的大工程:总结每章知识点、每个知识 点考法题型、归纳每个题型解法;

过程:听强化课(汤家凤高数+李永乐线代+方浩概率论),

老师讲课时会总结好上述的知识点和题型解法,要系统地记在笔记上;汤家凤1800题强化部分和基础部分错题+全书上的错题。总之,我利用了视频课和全书和习题册来完成这个大工程,建立起一个完整的数学系统。?

一战教训:我一直在强调做数学笔记,这也是老生常谈了,但认识到和做到真的还是有差距的。第一年我也知道笔记重要,觉得自己在认真做笔记。但现在看过去,总结的知识点很凌乱,后来自己都忘记之前总结的错题,总是重复记某个题型。二战也是看到别人的经验,按照这个思路去把所有的点都体现到笔记本上,也不用事无巨细,简单知识就一句话摆在那里,看到就回忆一下,像一个个文档一样保存在脑子里。用一个活页笔记本,方便以后添页,具体如下图:

图 知识点

图 题型加解法

(3)9月初-11月初

任务:通过大量刷题来巩固知识点,通过错题和不会的题发现自己的薄弱环节或遗漏知识点。要求自己做到看到题首先知道考的是什么知识点,该调动哪个模块的定义和题型解法,锻炼自己的解题套路。

过程:①复习一遍笔记知识点和笔记错题(每过一轮都要复习一遍笔记)、全书和1800强化部分错题(大约花费一周时间)

②做完错题后开始做数三和数一真题2006-2020,数三掐表按时做,数一有部分重复题和数三范围外的题,所以做些补充题就好。真题要精做,不会题和错题首先回顾所在的知识点,找到笔记本对应章节,再复习一遍,如果是遗漏的定义或者题型要在笔记上进行补充;然后买一本真题解析,我用的是李永乐团队的,上面有按知识点模块划分的真题,找到错题对应部分,再做一遍;最后把错题拍下来,整理成一个真题错题集(有平板的话比较方便,用手机的话可以用有道云笔记),方便以后集中再做一遍。

③在做完一遍真题后(或在做真题过程中),就要及时回顾做过的真题错题集,每错一次用不同颜色笔标记;并且再回顾一遍笔记上的知识点和做一遍笔记的上一次不会题和错题,用不同颜色标记(笔记上都是精华知识点,常看常新)。

图 真题错题集

一战教训:不要太轻视真题,我记得20年数学考场上第二个线代大题A2α+Aα-6α=0,第一次遇到它时看起来简单但怎么也证明不出正确答案。二战备考用的教材上有很多这个类型题,这时再做20真题就得心应手,因为不知不觉已经做过很多次了。但也不用太畏惧真题,即使比较难的年份,自己会的都做了,计算错误降到最低,也可以在120+。20年题难,我在考场上有几道题不会就开始慌,不敢再深入思考,一看不会就跳过。虽说不能跟某道题死磕,但也要给自己一点思考时间。而且,当我心平气和地再做一遍,20年也没有印象中那么难!所以考场上要做的就是把自己会做的做对,不用慌!真题并不难,只是需要你冷静下来。

那么对于没有思路的题该怎么办呢?这时候就需要你熟悉自己的笔记,回想这个题对应章节,对应知识点和总结的题型考法,调动你对应模块的解题套路看是否有效。回想到自己一战考场上第一个选择题就绕来绕去,做不出来,其实那个题一看形式就是考的中值定理,调动这一块的题型解法就能轻松做出来。退一步说,见到的题大脑题库里没有的话,就把不常见转化为常见,把题中陌生的条件转化成笔记里已有的形式,曲线救国。当然,打出来短短几行字容易,真的能做到还需要大量的练习和积累。

(4)11月初-12月初

任务:做到笔记上所有知识点、题型和解法都了然于胸;通过做模拟题锻炼做题准确度和速度,计算能力要增强,会做的题要保证做对,计算错误的频率能做到几乎为0。

过程:①1-2天做一套模拟题,做完后对错题回顾所在知识点,再在习题册或者真题解析上找一些同类型题做。这时期的错题基本上不是笔记本上的典型题型,所以我为了节省时间没有再把错题整理到纸质笔记本上,直接拍照整理成高数/线代/概率论错题集。简单套题做完加改错一天能完成,有难度的两天完成。

这时期做的模拟题有:李林六和李林四(题很规范,和真题难度差不多);李永乐六套卷(比较简单,做题时分数没有低于过145);汤家凤八套卷(21年质量一般,没做完);方浩四套卷(题比较难,质量不错,也会有一些不常规考点);合工大超越五套卷(21年难度比以前年份低很多,质量也挺好)

②做前一天模拟的错题集,回顾笔记本。

一战教训:我一战做题比较少,模拟就做了李林和超越卷,导致我计算能力没得到很好的锻炼,题也见的少,不知道每道题考的是什么知识点。所以还是要尽量多做题。

越到考研后期就会发现,数学拼的是计算。大家知识点都掌握得差不多了,所以一定要保证自己做得又对又快。计算错误常常是由于潦草的演算纸,不小心就看错了,或者常犯某一类错误。我的解决办法是演草纸上写题号,工整演算;看错的题就把题再抄一遍,做到下次见到提高警惕;建立一个计算错误的笔记,以后再遇到它们就多加小心。

(5)12月

任务:查漏补缺,保持题感。

过程:①每天做一套模拟题(直到数学考前一天),错题汇总到错题集。

这时期做的模拟题:张宇四套卷(质量出奇地好,没有偏题怪题,难度相对其他还是比较大的);小侯七考研三套卷(做完了主流的模拟题,找的一些陌生套题,难度较小);余丙森森哥五套卷(最后才做的,质量很好,可以做做)

②做错题集里标记的第二遍或者第三遍还不会的错题

③考前一周再简单看一遍笔记

一战教训:不要因为快考试了,就再集中几天看书或者复习笔记不做题了,要保持每天做题。考前一天晚上也要做,不做整套也可以做下选择题。

(三)总结

数学基本上是你能不能考上心仪学校的先决条件,我记得之前看到过数学学习需要天赋的说法。一战数学的惨况让我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但是在二战备考中,我觉得建立一个系统知识体系加上足够多的练习还是可以不让数学拖后腿的。

再说下自己整个学习思路:第一轮先拾起来知识点;第二轮建立数学系统(知识点、题型和解法);第三轮通过做题不断做补充。做题的思路就是化不常见为常见,再利用自己掌握的套路解题。

二战备考我做了不下40套模拟题,因为我觉得自己一战在这方面吃了亏,个人心态上就很在意这方面。但做题也不需要太纠结数量,关键在于明白做题的目的,要高效利用。

四、专业课备考

(一)初试体会

我记得在21考场上做完真题,脑海里只有一句话:802,每年都有新体验。21年真题是11道题,政经比以往少了一道,但是政经最后一道计算题题量相当于两道。21年802和以往风格有些变化,但难度也没有太大上升:主要是政经有些变化,继续有一个不太常见简答(20年是计件工资,21年是工厂分工和社会分工),计算题不像以前一样直来直去就是课后题变形,考查的维度更丰富了,最后一题直接成政治题了,不过难度反而降低;微观今年难度下降,考的都是熟悉知识点,以往会出一道比较有区分度的证明题;宏观除了一个金融加速器,别的考点也比较常规。每年宏观都会有一个大多数人都没听过的考点,20年宏观出的不太常见题是可贷资金模型,也是金融学里的,所以可能以后也会涉及一些金融学里的非常规考点(只是推测,人大802的风格就是没有风格)。

但最重要的还是那些基础知识,永远做到“自己会做的都做对”,分数是不会差的。而且,即使对于非常规考点,你也可以通过自己学过的题型思路去解题,20年的可贷资金模型虽然没针对性学过,但在曼昆宏观经济学的古典国民收入一章其实提到过金融市场的均衡,即使忘记了也可以从传统思路-供给和需求角度去解题,不要把卷面空着。

总结一下,微观的特点是精深,可以出很难的计算题或证明题,要多做题用学习数学的思路去学习微观;宏观的特点是驳杂,难题一般难在考你没见过的理论。宏观经济有长期短期之分,又有很多个流派,所以宏观学习建议做好笔记,建立框架,不然脑子会很乱;政经比较靠记忆力,难题也是考大家没见过的知识点,复习到了就可以写出来,没写到只能编几句。

(二)时间规划和使用资料

(1)7月-8月(因为之前各种事情,专业课开始得晚,一战一定早点开始)

任务:复习课本,拾起来知识点

使用资料:尼科尔森微观、曼昆宏观经济学、高鸿业宏观经济学、宋涛政治经济学。

过程:①微经:每天看尼克尔森课本加做课后习题。尼科尔森课本有些章节应该考不到,不需要每章都看;课后题也是挑重点题做。(尼科尔森偏数理,难度较大,一战没经济学基础的话可以先看一遍高鸿业微观)

②宏经:每天一章曼昆宏观经济学加课后习题,高鸿业宏观做补充。曼昆的书读起来比较轻松易懂,有很多案例帮助理解,但可能不会把知识点归纳得很紧凑完整。所以高鸿业的宏观是有必要的,有很多曼昆上没有的内容,并不是曼昆的简单版,比如IS-LM和宏观经济政策部分就是很好的补充。

③政经:这时候学习累了,可以看看政经课本,熟悉下内容。

(2)9月-10月

任务:开始第二阶段--大量刷题,掌握各种题型;形成笔记。

使用资料:三人行微观强化讲义+习题集、三人行宏观强化讲义+习题集、范里安微观经济学

过程:①微经:看三人行讲义知识点+做对应习题;范里安补充一些学得不好的地方(等价性差异、二级价格歧视范讲得更详细);总结微观笔记。微观题型不像数学那么多,我没有那么严谨地按照知识点、题型和解法来形成笔记。就是简单总结下知识点,一些重点难点解题方法,这个过程也在帮助我记忆。(一战没做微观笔记,二战在做笔记过程中感觉到用处还是很大的。做题,做笔记都是将知识输出,加深理解)。

②宏经:三人行讲义+做对应习题;做宏观笔记框架。宏观有很多需要记忆的地方,相比微观更需要用笔记整理知识点。

③政经:完整过一遍知识点,用的宋涛版本。

(3)10月10号-10月末

任务:完成强化,课本和讲义上的题基本都有思路;利用高阶课本补充知识点和题型。

使用资料:课本讲义错题、早年真题、平新乔微观十八讲、三人行政治经济学强化讲义+习题集。

过程:①微经:做讲义和课本的错题难题;平新乔课后重点习题挑着做。

②宏经:做讲义和课本的错题难题;21年可以简单看看金融学做知识点补充。

③政经:政经按照讲义两天复习一个模块+做对应习题集;做笔记,对我来说,做笔记非常能帮助记忆!政经是把讲义习题集的问题整理到笔记上,每个要点写几个关键词,这样以后背诵就直接看笔记,按照要点背诵,不用再看一大段话了。

④微经宏经任务完成后做一做早年802真题

(4)11月-12月

任务:大量练习真题,完成强化阶段,政经要背熟。

使用资料:三人行802真题集、三人行流派整理、课本和讲义错题、蒋殿春高微课后习题、徐禾政治经济学概论。

过程:①2天一套真题,做完二刷错题

②微经:做上一遍还不会的课本和讲义错题;蒋殿春高级微观课后习题,我主要是看看证明题思路,因为以往微经会出一个证明难题,但21年微观反倒都是比较简单的计算。

③宏经:做上一遍还不会的课本和讲义错题;复习笔记;整理流派。因为宏观流派比较多,即使有学长的流派知识点册子也还是头脑混乱,所以我简单整理到笔记上,以后通过看笔记简化记忆。

④政经:根据笔记背诵各个重点问题;做习题集错题;补充其他课本上的考点,我用的是徐禾版本,今年真题考的逄锦聚第一章的原话,也有学长说邱海平的21世纪再读资本论不错,这些书主要看宋涛上没有的点。

(5)12月

任务:查漏补缺,回归基础;每天做题保持题感。

使用资料:802真题、三人行模拟题、三科笔记、

过程:① 微经:考前回顾一遍笔记,简单过一遍讲义或者掌握不好的地方看看课本;做上一遍错了的讲义和真题错题。

② 宏经:考前回顾一遍笔记,简单过一遍讲义;做上一遍错了的讲义和真题错题。

③ 政经:背笔记,如果只看要点关键词想不起内容可以再看看讲义答案丰富一下;做讲义和真题错题。

④做模拟题,做完后二刷错题。

以上这些是我大致的时间规划,微观宏观的课本和讲义一定能多做几遍就多做几遍。前几轮觉得难,后来会慢慢好起来的!

五、?政治备考

政治是花费时间和成绩最成正比的科目了,以往70+就是高分了,但是今年可能比较简单,人大70以上的很普遍。所以不要对政治太掉以轻心。

(一)使用资料

徐涛核心考案、腿姐视频课、肖秀荣1000题、腿姐30天70分刷题计划、腿姐冲刺背诵手册、肖四肖八、腿姐模拟四套卷等

(二)时间规划

(1)4月下旬-8月末(暑假结束前)

任务:完成一轮复习,把课本知识熟悉一遍

过程:跟着腿姐节奏听课,对照再复习一遍核心考案。我一开始没打算听腿姐的课,所以买的是徐涛的考案,但第一年就是听的徐涛的课,第二年再听发现有点重复,就听的腿姐的。腿姐讲课风格很活泼,一开始不习惯,但后来觉得超级宝藏。

(2)9月-10月末

任务:大量刷题来巩固知识点,掌握选择题技巧。

过程:①听上阶段没听完的腿姐课程,听完以后听她的技巧课(这段时间紧张,技巧课后来就只做的腿姐技巧班笔记,课没听完)

②听完课做对应的1000题(刚听完课做题正确率会很高,所以之后要脱离短期记忆再做一遍),做完1000题做腿姐30天70分刷题计划(思修部分没做);错题回顾腿姐背诵手册,做标记。

③吃饭走路的时候听腿姐语音陪练,微信公众号和喜马拉雅上都有,我觉得还是有用的;晚上睡前做腿姐公众号上的每日一练,上面还会总结一些小技巧。

(3)11月初-12月初

任务:选择题知识点和技巧掌握熟练,达到考试要求水平;开始背诵大题。

过程:①1000题错题二刷,对照背诵手册回顾错题所在知识点;

②开始做市面上有的模拟题,这时间段我做的是肖八(必做)和腿四(质量挺好,难度比肖八大一点),徐涛8套卷(做了两套感觉有点偏,就没做完);

③早上背背诵手册上的大题

(4)12月

任务:冲刺阶段主要是背大题,同时做模拟题保持选择题手感。

过程:①大量刷模拟选择题,我做的有肖四(必做)、米鹏密押3套卷、王吉3套卷(质量都不错)。一般做肖秀荣的模拟选择在45左右,但后期有几次都没上40,当时比较焦虑,很怕自己政治付出了更多时间却没有回报。不过现在回想起来,真题分数一般其实比模拟要高,选择分数有波动也不用慌,政治分数和学习时间还是比较成正比的。

②早上背政治大题,我是听腿姐的押题班课程和背押题班笔记,加上背肖四。肖四一定要背,我20年就背了肖四考场上感觉没押太多,所以21年就认真背了肖四前两套,结果发现肖爷爷永远的神,所以肖四还是要认真背,尤其前边几套。我是背的小白考研的肖四分析题背诵版,上面会有关键词和背诵框架,比直接背一大段答案容易点。同时腿姐的押题课对我也很有用,她会教如何答某一类题,我在考场上遇到没见过的题也可以有话说。

③每天早晚洗漱时间和其他碎片时间听腿姐分析题带背。

政治部分好像一直在做安利,但只是一些个人体会,我有些同学就不喜欢腿姐风格,所以大家选择自己喜欢的老师就好啦。

六、?英语备考

今年的精力集中在其他三科上,对英语有些敷衍,所以21的分数下降了4分,但是我觉得用这4分换来其他科目的进步还是值得的。所以再次提醒,要清楚自己的个人情况,扬长避短地制定计划。

(一)使用资料

考研红宝书(一战用书)、墨墨背单词、张剑真题、唐静翻译、王江涛作文

(二)时间规划

(1)4月-9月

用墨墨每天背200-400个单词,一战时先用红宝书背完一遍,再用墨墨背。背完单词,第二天一定要及时回顾,把忘记的单词做标记(我会把忘记的单词抄到笔记本上),之后每次背新单词之前都回顾这些单词,又忘记就用不同颜色笔再做一遍标记,直到背熟。我认为背单词切忌背完了就很长时间不再看了,这样相当于你没背,一定要及时回顾。

(2)9月-10月

①每天墨墨背单词。要从决定考研就开始背单词,直到考英语前。

②3天做一套真题客观题(一战是从7月开始做真题阅读),掐表做一个半小时。真题做完,总结不认识单词;看唐迟视频课,我觉得唐叔阅读的逻辑讲得很清楚;新题型我二战看的是宋逸轩,我觉得老师讲得很好(虽然我今年七选五错了两个,没啥说服力)。英语阅读的思路就是细节服从主旨,回到原文去对照细节,注意词语感情色彩,转折词。

(3)11月-12月

①每天墨墨背单词+笔记本上单词;

②做真题;

③积累作文模板。一周至少写一篇大作文和一篇小作文,我每次会写不同类型的真题作文。根据王江涛作文和张剑的真题作文解析,自己总结各个类型的作文模板,这样更好记忆也可以用上自己比较喜欢的高级句子。小作文记得背全各种类型的格式要求,20年考的是告示,刚好考试当天中午有同学问我我才看了看告示格式,不然考场上就傻了。翻译感觉主要在于以前的积累,不会太拉分,我21年基本没练过翻译,一战时看了看唐静的拆分与组合翻译。

七、写在最后

好像在考研前和考研后是觉得考研最难的时候,身在其中反而很平静充实。对于我来说,不甘心不能给我持续的动力,是对人大的喜欢这种正向激励更能让我坚持下去,每天都好像是穿过雾霭森林去寻找美。考研不仅考查学习课本知识的能力,也是对毅力专注力、压力情绪控制、搜寻筛选信息能力的锻炼。考虑清楚考研的风险和收益,有一个坚定的理由让自己付出足够的努力,是不会差的。

希望我的这些个人经验能为学弟学妹们提供一些帮助。?

湖南师范大学,学科思政

本人情况:普通一本,跨专业考研,一战成硕,没有报班,初试成绩:376排名第十。

一、确定专业

我是报着以后要做一名政治老师的打算,在很早之前就决定要靠思政专业,如果你以后有志于做一名优秀的政治老师,那么欢迎你坚定的选择学科思政专业,因为学科思政专业的培养目标就是致力于培养卓越的政治教师。如果你是在纠结该报考学硕还是专硕。经历过对于这个问题的我,只能说如果你坚持于在学术上有很大的造诣,那么选择学硕。如果说你更倾向于做政治老师,那么就选择专硕就可以。还有一点要提醒的是通常学硕是读三年,专硕读两年。如果后期还有考博的打算,那其实学硕和专硕都是可以考博的。

我在确定专业后,就开始选择学校,因为是更想上进,所以把目光放在了名气大,专业好的院校上。湖南师范大学先进入了我的眼中,湖南师范大学在报考条件上,目前是不限制跨考的,也就是说不管你本科是什么专业你都是可以报考的,每年也是有非常非常多的跨考生成功上岸,所以在报考条件上湖师大还是比较宽松,而且在录取人数上,湖师大这几年在学科思政专业扩招趋势明显,最重要的师资情况,湖师大学科思政专业实行双导师制,一个是校内导师(学术上很强),一个是校外导师(长沙市四大名校的老师,实践方面帮助很大),所以在师资情况上湖师大无疑是很棒的。还有就是对研究生的培养方式,我通过咨询的得知,研一主要是在校上课,加强理论学习,研二主要是实习,还有写论文找工作之类的,所以在培养方式上突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比较符合我的预想。

最后就我本来就是湖南人,确湖南师范大学离我家非常近,几乎是定了学科思政专业,最佳选择就是选择湖师大。这就是我的择校原因,仅供参考,因人而异。

政治复习部分:

(一)基础阶段:

政治我是从八月底开始准备的,基础阶段的参考资料是肖秀荣精讲精练和1000题,

开始的学习模式是看一章精讲精练的基础内容,再做配套的1000题,

然后改错做笔记。但是按照这种学习方式我每天在政治方面花费的时间需要至少三个小时,这样的时间安排对于基础阶段的政治学习来讲不是很科学,有那么一点点得不偿失(毕竟专业课才是大佬啊!!!)。后来我在网络上找到了徐涛老师的视频课程,将视频课程和精讲精练搭配来看之后会觉得学习效率有质的提升,原本那些枯燥的、晦涩难懂的、繁杂的知识也会变得很有趣很简明。所以建议小伙伴们,政治基础阶段的学习还是以效率为主,不要花费太多的时间,最重要的是对于知识有一个基本的印象和概念就足够了,其中需要着重注意的就是一些重点的时间线及其相应的重大事件,这个是需要大家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去梳理和积累,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1000题是基础阶段的重中之重,小伙伴们要充分利用,起码要做两遍,我当时第一遍是将答案写在笔记本上,之后改错并且将错题记录出来(具体如图一),将错题记录出来实际上并不会浪费多少时间,因为错误之处必然就是你的薄弱之处,所以这会帮助你在第二次做题的过程中有所侧重,加强记忆。

(二)强化阶段:

政治的强化阶段是十月中旬到十一月中旬,主要还是刷1000题,这里的刷题不是选择再改错,而是一定要有侧重点的去攻克你不懂的知识点,容易混淆的内容,然后在这个基础之上尽可能的知道每章的框架,心中有框架能够帮助你在做题的过程中迅速定位并提取知识点,避免浪费时间。我当时还做了肖秀荣老师主编的历年真题,虽然政治的真题不是那么有必要去做,但是做题的过程中还是能够很好的发现自己的缺陷,把握一部分出题规律,这的确会让自己更有把握的!

(三)冲刺阶段:

冲刺阶段是从十一月中旬开始,选择题的冲刺我选择了《风中劲草》,这本书是用不同的颜色标记出了不同程度的知识点,重点很明晰,同时我周围的朋友也有用徐涛老师的小黄书,也是非常推荐给大家。其次就是肖秀荣八套卷和四套卷,肖四肖八的权威程度是公认的,我当时就是做完这十二套题的选择并吃透题目涉及的所有知识点,然后疯狂背诵主观题(一定是疯狂背诵哦!),所以大家在冲刺阶段就跟好肖秀荣老师,不需要太大的担心。

一点点小特别:政治学习中不能忽略热点,但由于备考时间紧张,我们是没有比较充足的时间去攻克热点的,所以大家只需要将手头所有的资料中提及的热点有印象就足够应对考试了。

总而言之,政治是一个高回报的科目,学习重心放在选择题就好,大家备考的过程中可以将政治作为调节学习压力的课程来学习,当然也不是说要掉以轻心哦!

英语

英语的话前期主要是记单词,记单词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单词书,另一种是真题中出现的陌生词。我当时用的是何凯文的高频词汇这本书,把这里面的单词背了2遍,特别要注意里面的同义词替换也要重点记忆。

在记好、记牢单词的基础上,可以试着从最早的真题开始做,最重要的是要练习阅读理解,首先自己做,把里面的生词都用红笔划出来,并准备一个生词本,把生词和不认识的短语都抄上去,每天都复习前一天的生词。然后做完一篇,订正一篇,并且把里面的长难句弄懂,这时候可以做完一篇就听一篇唐迟老师的阅读课对应的这一节的内容,做好笔记,找到错的原因,听完课后尝试自己全篇翻译。

在做了2-3年的真题后,可以开始总结做题技巧了,根据听课笔记,总结做题方法,将题型分类,搞清选项与问题的一个逻辑关系。然后在用总结的方法去强化练习。

切记英语一定要养成定期回顾的习惯,这样才能强化记忆!!

专业课部分:

333:

1、三个大阶段(具体阶段因人而异)

●4月-6月把书看了两遍,并整理框架,留下印象

●7月-9月背书(我是从暑假开始背书的,但是能早点就早点开始)

●10月-12月背书+研究真题+积累热点+模拟+总结答题技巧

2、关于看书

前期如果认真看书总结做好笔记,可以为之后的背诵打下很好的基础。我开始的不算早,4月多才正式投入备考,所以前期看书时间紧任务重,看书顺序是中教史一外教史一教原一教心,边看边划重点,根据自己的理解做笔记,进行总结,书本内容大到每一章小到每一个段落,都很有逻辑,一般是总分总或者是总分,所以关键是找到主旨句,后面的一般都是拓展,理解大概意思即可。看书也要先分清轻重点,不要在考频不高的冷门部分花太多时间,多留点时间背书。

3、关于背诵

背诵是重中之重!我觉得方法+好心态是背好书的关键。首先根据自己情况确定背诵具体分为几轮,我没有去算自己到底背了几轮,不过应该是6轮以上,因为到后期记得多了,背的也就快了。第一轮是比较痛苦的,而且忘得很快,要注意方法,背第二轮的时候可能觉得第一轮背了个寂寞,不过不用担心,就这样坚持背下去,等多背完几轮之后就会出现质变,会明显的发现自己的记忆清晰了起来。考试临近前的背诵要分重点,多过几遍高频考点,重点要背的多背的细,但是其他部分也不能丢,湖师大22年的333就挺偏的,所以背诵既要有重点又要全面。

1.心态

①首先要明白背诵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坚持下去,你背不了的书有别人背的下去,这一点真的很重要,不要背两天歇一天,这样效率低而且忘得也快。

②遗忘很正常,大家都会遗忘,不要因为这个而放弃,只要重复记忆就能克服遗忘,要摆好心态呀。

最后,要理解性背诵,不要死记硬背,先明白这一段在讲什么,然后根据逻辑进行背诵,可以跟原文不完全一样,但是千万不要不动脑,死记硬背。还有可以定期复盘,总结前段时间的学习,然后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接下来的计划。

4、热点积累

背书只是基础,现在越来越注重考察学生的教育素养了,这就需要日常去积累教育热点,我当时是关注了几个教育类的公众号,前期自己看文章之后也关注了几个小红书的博主,后期分板块和话题对热点进行了整理,方便记忆。

5、真题研究+模拟

(1)真题

搜集好历年真题和答案,分析出题重点,自己进行标记,分析参考答案,包括答题结构(总分总)+答题角度+答题的技巧等。

(2)模拟

等背的差不多了,留几套卷子进行模拟,模拟时严格按照正式考试的时间,训练自己的答题速度,三个小时要写十几页的内容,大部分人第一次模拟时间应该都不够用,所以要制定和摸索出自己答题的节奏。模拟完的纠错也很重要,根据答题情况进行查漏补缺。

950:

950我是跟333平行学习的,一天内留至少2个小时给950,虽然950只有一本书,但是需要看的细致深入,而且不仅要看书,还需要积累思政热点,看初高中的教材,学习教学设计,湖师大出题的趋势也是越来越活,不止考参考书的背诵学习方法和333差不多,也是前期自己看书+整理框架,中期和后期重点背诵+积累热点,提高素养+研究真题+模拟,950背参考书就可以,需要细致背诵,但是也要分重点。

第一,3-5月通读+精读《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第一遍认真浏览教材,粗读一遍教材,初步感知书本内容,整理出每本书的大致框架,脑中有个印象。第二遍弄懂知识点,厘清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做一个更加详细的内容框架。

第二,6-8月背诵《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通读初高中教材。重点还是背诵,这个阶段要完成第一轮和第二轮背诵。背诵一定要理解记忆,并且使用多种记忆方法,不要死记硬背;还有特别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及时复习,每天都要复习前一天背诵过的内容,减少遗忘。第一遍背诵和第二遍背诵要精细背诵,越详细越好。每天背诵时间不少于3小时;每天可以花1小时的时间阅读初高中的政治教材,做到对教材内容较为熟悉的程度就可以。

第三,9-11月强化背诵+周测练习+优秀教案的模仿。这个阶段至少要完成第3、4遍的背诵,每周还要进行周测,周测就是从历年真题中各种题型挑一个进行练习,如果练习的效果不好,一定要反思总结原因,把不熟练的知识点进一步强化巩固;教案题在前期可以先抄几个优秀教案,再模仿去写,一周写一个,这个阶段有老师指导会进步很快,节约很多时间。字写的不好看的同学一定要注意练字,文科考试,卷面的整洁度和舒适度非常重要,很有可能因为字写的好看多得几分哦!

第四,考研前一个月冲刺背诵+模拟考试。通过前面的积累,我们已经对知识比较熟悉了,这时候的背诵主要就是防止遗忘和查漏补缺,这时候背诵速度可以加快,只要背诵每个知识点的大点就可以,可以多过几遍。然后要模拟考场时间来进行模拟考试,通过模拟考试发现问题,进一步强化、提高。

考研经验因人而异,大家一定要找到自己合适的复习方法啊。祝大家考研都上岸上岸上岸!

TAGS: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